学术委员会主任:宋宝安

委  员:刘长令  向文胜  杨光富  张友军  杨 青  李 忠  董 珂   张文庆  余小强  魏孝义  钟国华  张志祥  徐汉虹

 

宋宝安 1963年出生,博士、教授,院士  

宋宝安: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贵州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是首批国家杰出专业人才奖获得者和首批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才,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中央联系专家,教育部科技委农林学部学部委员,绿色农药与农业生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二级教授、贵州大学 “农药学”博士点负责人、“农药学”国家重点学科负责人, “植物保护”国家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负责人,贵州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长期从事绿色农药与有害生物防控研究开发工作,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学科评议组成成员,中国植保学会理事,中国化工学会理事,中国化工学会农药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和贵州省首批跨世纪科技人才培养对象,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贵州省核心专家、贵州省省管专家、农业部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联防联控专家指导组副组长。先后荣获何梁何利基金科技创新奖、贵州省最高科技重大贡献奖“黔灵科技奖”、“建国60周年中国农药工业突出贡献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贵州骄傲—改革开放三十年三十人称号、国家十一五科技计划执行突出贡献奖、贵州省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称号。

   自主研究开发出甲基立枯磷、恶霉灵、噻嗪酮、毒死蜱、甲胺磷和吡虫啉新工艺,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为我国众多农药企业采用,产生显著经济效益;自主开发出广枯灵系列新产品农药,成为我国防治土传病害重要药剂;自出开发出吡虫啉合成新工艺,转让我国农药骨干企业,成为我国吡虫啉最大吨位生产线之一;为我国高效低毒农药替代和农药工业技术进步作出了较大的贡献。创制出我国第一个自主知识产权高效抗植物病毒新农药品种毒氟磷,在国际上首次发现其激活植物免疫系统的作用机制,提出了针对植物抗病激活发现绿色抗病毒剂的新思路,建立基于植物抗病激活发现抗植物病毒剂的筛选方法,成功创制了多个具有抗病免疫激活功能的新型抗病毒剂,实现了药剂登记、发明专利转让与产业化和田间应用。采用创制品种与杀虫剂相结合的“治虫防病”的防控新方法,解决了水稻重大新病害--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防控重大难题。


刘长令  1963年生,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刘长令现任中国中化集团公司沈阳化工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中化集团高级专家,南开大学、郑州大学兼职教授。郑州大学、贵州大学兼职博导。最高人民法院权威司法技术专家、中国化工学会农药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精细化工专业委员会委员、农药国家工程中心(天津)技术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华南农业大学农药与化学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民盟沈阳市委员会经济科技工作委员会委员、沈阳市科技计划管理咨询专家、沈阳化工研究院技术委员会委员等;《农药》(核心期刊)杂志主编,《高科技与产业化》、《科学中国人》杂志特邀编委和专家委员会委员,《农药学报》、《精细与专用化学品》、《农药科学与管理》、《农药快讯》等杂志编委。

   长期从事新农药创制工作,是国内新农药创制研究与开发领域取得突出业绩的知名专家之一。近三十年如一日,他潜心钻研,大胆探索,提出了新农药创制技术“中间体衍生化方法”,发表在Chemical Reviews,获得了国际同行的认可,创制的产品尤四个已经获准登记并实现产业化,氟吗啉、唑菌酯、丁香菌酯,唑胺菌酯;其中氟吗啉是我国第一个创制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药品种,也是第一个创制的含氟农药品种,也是第一个获中、美、欧专利的农药品种,为国内新农药创制学科发展做出了显著的贡献。先后主持并完成多项国家“九五”至“十二五”重点科技攻关(或科技支撑)项目,发明的杀菌剂氟吗啉获国家和部级发明奖各一项;《杀菌剂氟吗啉绿色生产工艺和应用技术研究及产业化》获2013年度中国石油和化学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创制高效农用杀菌剂唑菌酯及其产业化》获2014年度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获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国务院政府特贴,获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等多种奖励或称号,是全国优秀化工科技工作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15年中国工程院院士有效提名人。


向文胜  1969年生,博士,教授

D:\Personal\Administrator\桌面\新建文件夹 10\向文胜-.jpg现为东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黑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龙江学者”特聘教授,2014年被评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向文胜长期从事微生物天然产物农药创制研究,多项成果在该领域长期居于国际领先水平。自1995年起,他重点就农用抗生素的发现、生物合成调控及产业化等科学与技术问题进行了创新性研究,28岁就获得第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先后主持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项、国家973技术骨干项目2项;发表SCI论文118篇,平均影响因子达到2.0,被国际顶级刊物PNAS、Chemical Society Reviews(IF 26.583)以及美国布朗大学Cane院士在国际一流期刊JACS、Biochemistry等引用;在世界农药领域SCI影响因子排名一、二位及其它学术刊物上发表被SCI、EI收录的论文数十篇;申请国际、国内发明专利21项,获得授权15项。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他率领团队研究建立了高效发现农用抗生素的新技术体系,并成功获得了70余个微生物新属、新种及230余个新骨架、新结构活性化合物。其中,新化合物“Neaumycin”即“东北农大霉素”,被国际著名的科技期刊《Nat Prod Rep》评为2012年度“热点研究化合物”。


杨光富 1970年生,博士, 教授

   现任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校长助理兼农药与化学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院长。

      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化学化工学部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十三届化学学科评审组成员、中国化学会理事、中国化学会有机化学学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化学会化学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化工学会农药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化学会化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北省化学化工学会副理事长、湖北省植物保护学会副理事长、《农药学学报》和《农药》编委、Current Pharm. Design客座执行编辑、Letters in Drug Design & Discovery编委。

长期从事农药创制基础研究,在农药分子设计方面取得了系统的研究成果,建立了基于活性小分子与作用靶标相互作用研究的农药生物合理设计创新研究体系,成功创制出“苯噻菌酯”、“苯醚酰胺”两个农药候选新品种以及多个高活性农药候选化合物


 张友军 1968年生,博士,研究员

现为中国农业科学院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科研处处长,是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和两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者。中国植保学会园艺作物病虫害防治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植保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昆虫学会药剂毒理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昆虫学会常务理事,北京昆虫学会副理事长,蔬菜有害生物控制与优质栽培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并担任《农药学学报》副主编、PLoS ONE学术编辑、《植物保护学报》、《生物安全学报》、《应用昆虫学报》、《环境昆虫学报》、《植物保护》和《中国蔬菜》等期刊编委。近20年来,立足我国蔬菜产业发展的重大需求,深入研究新的栽培制度下,特别是设施蔬菜栽培面积急剧扩大情况下,我国蔬菜害虫发生危害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研究阐明了烟粉虱、西花蓟马等新的外来入侵害虫以及小菜蛾等原发性重要蔬菜害虫的生物生态学特性、发生危害规律和成灾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系列关键防治技术,取得了多项原创性的重大成果,为我国蔬菜产业的健康发展,保障蔬菜产品的质量安全和消费者的健康作出了重要贡献。


杨 青  1969年生,博士,教授

  现任大连理工大学教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辽宁省高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第十届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基金获得者,Biofuels, Bioproducts and Biorefining (John Wiley publisher)杂志编委,2007年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千人层次。主要从事蛋白酶与人工核酸酶研究,主要包括新酶的功能、体内调控、克隆表达及其分离纯化及人工核酸酶在生化工程领域中的应用研究。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第十届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基金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重大专项“创新药物与中药现代化”课题 ;中国瑞典政府间国际合作项目“生物转化”等;同时,还作为研究骨干参加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课题和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李 忠 1968年生,博士,教授

现任华东理工大学药物化工研究所所长,国家“863”现代农业领域重大项目总体专家,中国农药学会理事,上海市农药学会秘书长,宝钢化工集团科技咨询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先后主持国家“863”高科技攻关项目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两项;作为课题副组长承担国家“973”计划项目一项;此外,还主持了多个上海市科委重大攻关及重点攻关项目。主要从事绿色化学农药分子设计及合成的研究,并在顺式硝基烯类新烟碱杀虫剂创制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发现了三类具有全新结构的超高活性化合物,活性显著超越目前最著名的杀虫剂品种吡虫啉,并对抗性品系超高效。申请国际PCT发明专利3项,中国发明专利7项(2项已获授权),相关专利化合物的国内实施许可权。


魏孝义 1962年生,博士,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植物资源与生物技术研究中心植物化学研究组首席研究员。中国植物学会植物资源与植物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药学会中药及天然药物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药学会药物化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药学会制药工程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植物学会理事。从事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结构与功能研究。现主持“863”国家重大专项“创新药物与中药现代化”、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专题、广东省科技创新“百项工程”等课题。在国内外核心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2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4项。研制的一个抗肿瘤中药二类新药(阿诺宁)已转让桂林三鑫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张文庆   1965年生,博士,教授

现任中山大学有害生物控制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入选广东省首批人才“千百十工程”。兼任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生物防治分委员会委员、中国昆虫学会理事、广东省昆虫学会副秘书长、《昆虫知识》和《昆虫天敌》编委等职。曾于1995年赴美国康奈尔大学、于1998年赴德国生物防治研究所做访问学者和博士后近3年。



余小强 1964年生,博士,教授

美国密苏里大学(堪萨斯校区)生物科学学院终身正教授。任分子生物学与生化系系主任(代理),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的常任评委,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海外一审、二审专家评委,密苏里大学研究局成员,PLoS OneInsect Science等杂志的编委和国际多种著名杂志的评委。

   主持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的四项研究课题,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海外杰出青年课题。长期致力于昆虫先天性免疫研究二十多年,尤其在模式识别受体、抗菌肽基因表达调控及免疫信号传导途径等研究中取得一些关键的发现,做出了一些原创性的贡献,在国际上得到认可,有较高的知名度。建立了体外包囊与黑化、吞噬、酚氧化酶激活等实验方法。首次发现并阐明昆虫C-型凝集素作为模式识别受体在酚氧化酶激活、包囊与黑化以及吞噬中的功能,在对虾中首次克隆了Toll受体和发现抗病毒的C-型凝集素,第一个命名丝氨酸蛋白酶同系物并阐明其在酚氧化酶激活中的功能,首次提出了昆虫中多种Toll-Spz配对的可能性及多条Toll-Spz信号传导途径在免疫中的功能,首次证明了昆虫中的MD-2myeloid differentiation factor 2)蛋白与哺乳动物的MD-2蛋白一样可以参与免疫信号转导途径、调节抗菌肽基因表达,并提出了昆虫中的Toll-LPS免疫信号传导途径。同时在昆虫Toll-SpäztleIMD信号传导途径中发现了除NF-κB转录因子之外新的LITAFLPS induced TNF-alpha factor)转录因子等,这些研究成果对动物先天性免疫信号传导途径的进化和基因表达调控具有重要意义。与国内多所大学和研究所建立了合作关系,共同辅导研究生,帮助学生设计实验、解释结果、修改论文,共同发表SCI合作文章60多篇。


董 珂  博士,教授

 

现任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昆虫学系教授。长期从事农药分子毒理学研究,在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钠离子通道和降低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抗性的分子机制。 首次阐明了一个与神经生物学和神经毒理学相关的阳离子通道基因DSC1的功能.研究领域涉及杀虫剂作用分子机制、害虫抗药性分子作用机制、以及新型安全农药靶标的研究。


 


Copyright◎ 2006-2020 天然农药与化学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华南农业大学) All rights resevered
通讯地址: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483号 华南农业大学资环大楼六楼 邮编:510642
电话:+862085285127 传真:+862085285127 E-mail:pcbme@scau.edu.cn
管理登录   备案编号:粤ICP备05008874号